2023年春運已經拉開帷幕。交管部門提示,長途駕車,除了注意避免疲勞駕駛、酒駕等,還要注意避免“藥駕”。
交管部門提示,世界衛生組織列出了7大類在服用后可能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,包括鎮靜催眠藥(如唑吡坦、地西泮)、抗癲癇藥物(如卡馬西平、苯妥英鈉)、抗過敏藥(如撲爾敏)、解熱鎮痛藥(如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)、鎮咳藥(如右美沙芬)、抗高血壓藥物(如硝苯地平)、降糖藥(如格列美脲)。其中我們常見的感冒藥“榜上有名”。
常用感冒藥中多含有抗組胺成分,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抑制作用,常常有嗜睡、眩暈、頭痛乏力、顫抖、耳鳴和幻覺等副作用,令注意力不集中,反應不靈敏。此外,解熱鎮痛類藥物會對駕駛產生一定影響,建議服用期間不要駕車。部分鎮咳鎮痛藥物含有酒精,且會影響神經中樞,服用此類藥物時一定不要開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