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細軟的藤條與堅硬的鋼鐵在茶鄉人的手中不期而遇,一件件融匯古技今藝的精美藤鐵家具和工藝制品盡顯“鐵骨柔情”。
在近期舉辦的2022中國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大會上,安溪縣選送60件行業精品參展參賽,共有10件作品在“中鼎杯”創意設計作品大賽中脫穎而出,斬獲4金2銀4銅。
佳績的背后,是安溪藤鐵產業傳承創新發展的一個個堅實腳印——
從千年前的竹編技藝到20世紀70年代開始藤鐵產業化發展探索;從90年代初全國首創“藤鐵工藝”藝種到產品遠銷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;從2019年獲評全球唯一“世界藤鐵工藝之都”,到去年12月成立安溪藤鐵工藝創新發展研究院……作為該縣第一大出口產業和民生支柱產業,近年來,安溪縣委、縣政府持之以恒聚焦與推動,堅持把藤鐵家居工藝產業作為特色產業、民生產業、支柱產業來抓,通過技藝改造、平臺建設、文化賦能、拓牌拓市等,助推產業“蝶變升級”。
2022年,安溪縣藤鐵產業擁有家居工藝企業2200多家、加工點3000多個,從業人員15萬多人,行業總產值265億元,電商交易額突破105億元。安溪已成為全國“家居工藝”重點出口生產基地之一,出口量占全國同類產品交易額的1/3以上。
以產業集群為依托,安溪新一輪藤鐵產業發展已然吹響號角:扎實做好智能制造、市場拓展、園區建設、創新創意、品牌打造等各項工作,力爭至2025年全行業產值突破350億元,至2030年突破500億元,為全方位推進安溪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支撐。
圖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授予安溪“中國藤鐵工藝產業基地”牌匾
廓清方向政企聯動護航產業復興
“荷畚執筐,為安職業”。安溪藤鐵制造歷史悠久,《五代初建安溪縣志》已有記載,一千多年以前安溪置縣之時,編織業就已經是百姓重要的謀生手藝。雖握有著國家級非遺傳承項目“名片”,然而千百年來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安溪藤鐵并未顯示出昔日的恢弘景象。
為扭轉這一態勢,推動安溪藤鐵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,近年來,安溪縣委、縣政府成立安溪縣家居工藝產業管委會,設立藤鐵工藝文化產業發展中心,建立聯席會議制度,加強與商會、企業溝通聯系,統一協調推進家居工藝產業的品牌打造、市場開拓、研發創新、產品保護、宣傳推廣等工作。
以“鏈長”拉動產業鏈條。去年以來,安溪大力實施家居工藝產業“鏈長制”,委托華僑大學專家團隊,編制《安溪縣家居工藝文化產業發展規劃(2023-2030年)《家居工藝產業鏈“鏈長制”實施方案》《家居工藝產業三年行動計劃(2023-2025年)》,通盤規劃藍圖,分步組織實施,引領推動產業前瞻發展。
政策護航產業健康成長。安溪先后出臺《安溪縣推進家居(藤鐵)工藝文化產業轉型升級若干規定》《安溪縣惠企政策申報指南》等政策文件,出臺具體措施,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,五年來縣財政累計投入3億多元,用于扶持工藝企業發展壯大。此外,安溪還通過發揮家居工藝商會和電商協會橋梁紐帶作用,引導行業自我約束、自我管理,推動產業規范發展、健康發展。
一系列政企聯動互動“組合拳”,引導扶持出藤鐵家居產業的轉型升級,安溪藤鐵家居產業也從草根工藝向民生支柱產業轉變。如今,在安溪,藤鐵產業解決了15萬人的就業問題,行業每年納稅近2億元,30多萬人受益于涉藤鐵家居工藝行業,為安溪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,助推安溪從“國定貧困縣”到“全國百強縣”華麗轉身。藤鐵產業也成為該縣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。
人才引領創新驅動換來發展軟實力
產業要振興,最終還是要拿產品說話,而好產品的源頭來自持續不斷的創新。
“將傳統手工藝制作與現代化產品設計相融合,在我看來,安溪藤鐵家居工藝品極具創新性。”在錦漢家居禮品采購對接會(福建專場)暨藤鐵家居工藝品線下供采對接會現場,奧地利EGLO采購經理Lucy在安溪縣藤鐵家居企業的展品前不吝贊美之詞。經過多年采購,Lucy深諳安溪縣藤鐵家居工藝發展歷程,他說,“安溪智造”與時俱進,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,正是他們公司長期合作的最直接原因。
重視產品創新,的確是安溪縣藤鐵家居工藝品熱銷海外市場的重要法寶。多年來,安溪縣始終支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,提升產品設計創新能力,延長產品生命線。
——引導工藝企業加快技術創新、商業模式創新。安溪在國內外設立30多家企業研發中心,與歐美設計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,行業擁有上萬個實用和外觀專利,申請數量年均增長25%左右。
——及時調整產品結構。安溪積極引導企業緊跟國外特色文化、市場流行趨勢,開發適銷對路產品,打造“熱銷產品”“網紅產品”,一些企業已經形成獨特產品特色,比如新唐信的現代簡約風格、聚豐的鐵木風格、恒發的鄉村田園風格、富華的室內家居風格等。
放眼更廣的層面,安溪深知人才對于科技創新的重要性。近年來安溪大力推進的院地、校(院)企合作可窺一斑。
——推進藤鐵產業進入2.0時代。去年年底,安溪與迪特國家工業設計中心合作,成立安溪藤鐵工藝創新發展研究院,力爭發揮研究院的平臺作用,集全球設計力量,創作一批創新產品,引進一批高端人才,構筑新型產業生態。
——助力產業邁向高端化。安溪建設信和水性漆專家工作站,大力推動行業“油改水”和自動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改造。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特設的藤鐵工藝專委會落地安溪。
——深化校地共建。安溪與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、福州大學廈工藝美術學院等開展產學研合作。
此外,在強化人才隊伍支撐方面,近年來,安溪鼓勵工藝美術創作人才、管理人才參加職稱評定、人才認定和非遺傳承人評選,持續舉辦“匠心杯”“卿創杯”等工藝類大賽,行業現有工藝美術大師、名人46名,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73名,省、市級勞模13名。在近期啟動的第六屆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、工藝美術名人申報中,安溪縣更是廣泛發動、精心篩選,5名行業從業人員獲評省大師,省名人的評選也在火熱進行中,工藝大師、名匠引領帶動效應正逐步顯現。
提牌拓市推進產業集群發展“逆勢出海”
近日,一場藤鐵家居工藝品供需對接云展會在中國郵政安溪縣分公司舉辦。通過線上主題專區,安溪藤鐵等產業的發展成果展示在眾多網友面前。“活動通過政府搭建平臺,以‘互聯網+工業產品’形式,線上線下同步進行,助力安溪產業品牌推介,提升產品知名度與競爭力。”安溪縣副縣長謝建新說,為搶抓訂單,下一階段,安溪還將組織相關企業到歐美、東南亞,建立海外研發中心、海外倉,拓展海外市場,同時打造共享品牌,系統推介安溪特色產品。
線上線下齊發力,強化市場空間拓展,是安溪藤鐵產業多年來積極“提牌拓市”的寫照。據介紹,安溪藤鐵家居工藝產品30%銷往國外,尤其是歐美市場。近年來,安溪堅持“國際國內雙軌驅動、線上線下深度融合”,國際市場方面,組織企業參加重點展會,發展跨境電商、海外倉等,產品遠銷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,出口量占全國同類產品的1/3,獲評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。內銷市場方面,安溪大力發展網絡銷售,家居工藝電商交易額突破105億元,獲評中國電商發展百佳縣、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,位列2021年全國農產品數字化百強縣第一位。
圖為“雙線聯動 拓市促銷”安溪藤鐵家居工藝供采對接拓市場活動
盡管產品銷售運作模式較為成熟,但近年來受國際關系、海運運價持續上漲和疫情等因素影響,導致安溪藤鐵家居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面臨成本增加、利潤下降、銷售受阻等困難。為此,安溪持續加快平臺建設,同時加大市場開發,為企業長遠發展做足基礎。
推進藤鐵產業抱團集群發展。去年以來,安溪以平臺為本,加快規劃建設藤鐵工藝產業園,借助“大三環”建設及沿線區域提升的有利契機,對園區定位、周邊交通及用地等進行重新梳理,承接家居工藝生產制造企業轉移,建設集產品研發、加工制造、成品包裝、倉儲物流為一體的家居工藝制造基地,以此緩解企業用地需求、破解企業安全生產和生態環保等問題,更好推動產業集群發展。安溪縣委、縣政府還準備從藤鐵工藝產業園地塊中劃出80畝土地,建設藤鐵配件中心,為企業集中提供鐵件、水性漆、木板等配件原材料,完善產業鏈條,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企業生產成本,解決企業生產前端問題。
護航藤鐵家居企業“逆勢出海”搶單。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,去年以來,安溪不斷創新形式,通過云展會、代參展等方式,加大力度扶持企業赴境外參展。此外,在拓展市場方面,安溪積極用好RCEP優惠政策,深入挖掘東盟十國市場潛力,加大出口力度。同時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和海外倉,引導企業組建網絡銷售團隊,一線接單,破解銷售終端問題。
在發力海外市場的同時,內銷市場同樣做好“內功”。近年來,安溪持續做好電商市場規范,保護產品專利和知識產權,加強質量管控,提升藤鐵工藝產品美譽度。與此同時,安溪積極引導家居工藝與茶業、建材陶瓷、文創、軟裝、LED燈飾等產業相互融合,形成產業鏈配套,壯大產業集群。
“推動藤鐵家居工藝產業轉型升級、提質增效我們不遺余力!”安溪縣縣長劉永強表示,將繼續充分發揮政府的引領作用,加速推進園區建設、人才培育、研發創新、品牌打造、市場拓展等各項工作,在規劃、政策、資金、用地等方面扶持藤鐵家居工藝產業不斷做大做強,同時對接國際文化藝術交流,加強與國家工美部門、各地行業協會的交流協作,學習借鑒各地推動工美行業發展的先進經驗,推動藤鐵工藝“日用產品工藝化、工藝產品日用化、傳統工藝精品化”,助推藤鐵家居工藝產業高質量發展。(李杰林 張錦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