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導師經常告誡我,做好基層工作,嘴要甜、腿要勤、心要誠,要真正跟老百姓打成一片。”從家門到校門,再到機關門的“三門”年輕干部周穎婷在導師陳榮桂的幫帶下,很快便能在鄉鎮工作中獨當一面。
據悉,2020年,為了幫助新錄用公務員盡快適應崗位,使其快速融入新工作,系好人生的“第一顆扣子”,培養一支忠誠干凈擔當、適應“四個安溪”建設需要的茶鄉青年鐵軍,安溪縣委組織部出臺《安溪縣青年公務員跟蹤培養實施意見》,該《意見》明確通過政治素質提升工程、能力素質歷練工程、成長“微臺賬”工程,全程跟蹤分析,全鏈條式培養,讓更多的青年干部真正在基層一線“墩墩苗”、“接地氣”,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搭臺引路、蓄力賦能,激活青年公務員“一池春水”。推行“青藍接續”結對幫帶工作以來,類似這種師徒之間的“傳幫帶”,“前浪”帶動“后浪”,在安溪已蔚然成風,有效促進了干部隊伍素質和能力的提升。
“前浪”之勇,“后浪”之基;“后浪”之逐,“前浪”之續。解決“誰能幫”問題,科學選配導師,是推行“導師幫帶制”的關鍵一環。安溪縣堅持優中選優的原則,將政治素質好、業務能力強、工作經驗豐富作為“導師”的必備條件,通過組織部門審核選聘的方式,從新錄用公務員所在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或所在科室業務骨干中挑選1名“導師”,建立“1對1”導師幫帶制度,對新錄用公務員的學習、工作和生活進行全面指導和幫助,不斷校準入職“航向”,實現理論學習有收獲、本職工作有聲色、干事創業有擔當。
對于許多基層年輕干部來說,他們大都是“出家門、入校門、進機關門”的“三門干部”,這樣的干部即使想干事,也往往干不到點上。
“青藍接續”結對幫帶彌補了這一缺憾。2021年,周穎婷考錄安溪縣官橋鎮政府,“剛到基層工作,任務多而雜,感覺不知道從哪里入手。”周穎婷說。好在縣委組織部給他選配了官橋鎮黨委副書記陳榮桂當導師。
入職伊始,陳榮桂就聯系了縣委組織部,為周穎婷爭取到了跟班學習的機會,在短短3個月的跟班學習過程中,周穎婷的溝通協調能力、材料寫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,官橋鎮黨委書記和鎮長頻頻“點贊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安溪縣委組織部組織股股長陳連杰用活用好“傳幫帶”機制,助推組工“新兵”變“精兵”。新進組工干部年齡結構優化,但存在經驗缺乏、業務生疏等問題,為有效提升新錄用公務員的業務素養和工作能力,陳連杰根據幫帶對象蘇麗麗的特長短板、培養方向等方面,量身定制“一人一策”幫帶培養計劃,及時傳授工作經驗和知識技能,填補蘇麗麗在組織工作中的經驗盲區和能力弱項,幫助其快速成長為坐下來能寫作、站起來能演講、走出去能辦事的新時代“組工人”。
在安溪,這樣的“青藍接續”結對幫帶還有很多,這是安溪縣全面鋪開結對幫帶工作的一個縮影。通過“青藍接續”結對幫帶,越來越多的新錄用公務員跟隨導師踐行黨的群眾路線,能進群眾門,能幫群眾忙,在促進群眾增收、保障教育醫療、解決矛盾糾紛的急事難事操心事中,站穩了群眾立場、砥礪了初心使命。
而“青藍接續”結對幫帶只是其中之一。“新錄用公務員的培養管理是一項源頭性、基礎性工程,教育引導新錄用公務員系好職業生涯‘第一??圩?rsquo;至關重要。”據安溪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陳藝能介紹,近年來,安溪縣多措并舉“續航”,激發成長“航速”,通過舉辦縣情專題培訓班、初任培訓班、高速卡口輪值等多種方式,努力為新錄用公務員成長成才扣好“第一??圩?rdquo;,奠定好關鍵一步。
“育才造士,為國之本。”安溪縣委常委、組織部部長邱志民表示,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,穩固黨的執政根基,必須培養一茬接一茬的年輕干部,“青藍接續”結對幫帶通過導師一對一指導,“幫”出成長、“帶”出骨干,助力新錄用公務員快速“出師”,成長為抓本職工作的“行家里手”,打造出一只講政治、業務強、守紀律的青年干部“鐵軍”。(張錦川)